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泉州中心市区部分小学开始试点 课后服务下周起陆续开班!

泉州中心市区部分小学开始试点 课后服务下周起陆续开班

时间:2025-10-11 17:29:24 来源:奉头鼠窜网 作者:娱乐 阅读:755次

原标题: 泉州中心市区部分小学开始试点 课后服务下周起陆续开班

海峡网2月27日讯 (泉州晚报记者吴丽娇 曾聪虹)备受关注的泉州起陆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又有新进展了!下周起,中心中心市区部分小学将陆续开班,市区试点以解决家长后顾之忧。部分班

市直小学下周一开班

其他县(市、小学下周续开区)春季开展

今年1月中旬,开始课后市教育局等五部门联合制定《泉州市推进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(试行)》,服务明确小学课后服务以各县(市、泉州起陆区)城区公办小学为主先行试点,中心再逐步推广。市区试点中心市区确定市直小学及鲤城区、部分班丰泽区、小学下周续开洛江区不少于5所城区小学作为试点,开始课后自2019年春季期初开始实施课后服务,服务而各县(市、泉州起陆区)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泉州台商投资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试点学校。

“下周一(3月4日)开始,市直小学将拉开课后服务的序幕。”市教育局初教科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已有多所学校谋划好并准备实施。去年,石狮、安溪等地启动课后服务工作,确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。最近,鲤城、晋江也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,其中,鲤城先确定鲤城区实验小学、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、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、泉州市昇文小学、泉州市明新中心小学、鲤城区华岩中心小学等6所小学作为试点学校;晋江今年先在晋江实小、二实小、三实小、四实小、五实小、六实小、八实小(秋季)等30所城镇区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试点工作。

此外,市教育局还下文要求其他县(市、区)应于3月10日前制定实施意见,并于春季开展课后服务试点工作。

洛江课后服务方案印发

确定6所城区学校+6所“四点半课堂”

洛江的课后服务工作方案也制定出来并于今日印发。“上周就布置各学校及早做好相关筹备工作。”洛江区教育局相关股室负责人告诉记者,2019年洛江区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对象不但包含6所城区学校,还覆盖乡村6所9个班的“四点半课堂”,全区按80个班级规模实施,根据2018年秋季学校在校生数的比例分配学校开设班级数,并根据市级补助资金及区级预算总额,每年每班按13500元拨付劳务费,全年按36周计算,每师每课时不超过60元、每天不超过90元标准发放。其中,6所城区学校为市实小洛江校区、区实小、万安中心小学、闽南师大附小、双阳中心小学和南山小学。

本学期开学初,洛江区教育局下发了《洛江区推进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(试行)》和《洛江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》(初稿),要求各校做好前期的方案、报名等相关工作。“现已完成与工会、财政、人社、民政部门会稿工作,今日正式印发文件,为课后服务提供政策保障。”

相关新闻

南安中心城区市直小学招生服务区域调整

新创办的南安市第五小学9月起招生

(记者黄耿煌)26日下午,南安市举行《南安市中心城区市直小学招生服务区域重新划分调整方案》听证会。经过现场讨论后,该方案获通过。

方案依据相对就近、方便群众,立足实际、突出均衡,科学测算、统筹协调等原则,对南安市中心城区市直小学招生服务区域进行重新划分调整。方案对南安第一实小、柳城小学、南安市第一小学的服务区域进行调整,明确了新创办的南安市第五小学的服务区域。南安市第五小学将于9月开始招生。

同时,方案明确,为保持相对稳定,自2019年秋季起,小学起始年级按新划分的服务区域招生;2019年以前入学的旧生(即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)不变动,按原来划分的服务区域的学校就读。

南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本次招生区域划分调整,缓解了南安中心城区市直小学学位紧张的情况,使招生服务区域更加趋于科学、合理,更加方便群众就近入学,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。

(责任编辑:知识)

相关内容
  • 泉州一毛贼偷车没汽油 推行1公里放弃
  • 3月25日至4月14日期间 泉州宏福园清明祭扫必须提前预约
  • 细节披露!马来西亚失联中国游客行李仍在酒店
  • 泉州12个消费品行业大类实现两位数增长
  • 泰山三任主帅都看好的新星,却成离队热门,中超升班马是潜在下家
  • 大连一动物园观光车压碎老虎下巴?涉事动物园回应
  • 泉州大桥姊妹桥动工建设 旧桥通行暂不受影响
  • 军民双拥鱼水情 义诊送药送药入营暖兵心
推荐内容
  • 太争气了!武汉女足取得女冠杯开门红,再胜一场就将迎战欧冠冠军!
  • 国安部最新通报:一企业员工为泄私愤甘当内鬼
  • 推荐650 智尊版 2026款AION V购车指南
  •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 泉州多地奉上文博“大餐”
  • 泸州窖香队门将范德顺:我想为泸州做出贡献
  • 小米SU7“自走”真相:手机误触,非车之过